中国农业科学院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邮箱
  • 中心概况
    管理班子
    组织架构
    建设背景
    理事会
  • 综合新闻
    中心要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工作动态
    科研进展
    通知公告
    人才招聘
  • 人才队伍
    科研团队
  • 科技创新
    科研概况
    科技奖励
    技术专利
    新技术/品种
    论文
    著作
  • 成果转化
    推广成果
    乡村振兴
    科普培训
  •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 党建文化
    党务工作
    党建活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邮箱
  • 首页
  • 中心概况
    管理班子
    组织架构
    建设背景
    理事会
  • 综合新闻
    中心要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工作动态
    科研进展
    通知公告
    人才招聘
  • 人才队伍
    科研团队
  • 科技创新
    科研概况
    科技奖励
    技术专利
    新技术/品种
    论文
    著作
  • 成果转化
    推广成果
    乡村振兴
    科普培训
  •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 党建文化
    党务工作
    党建活动
首页 成果转化 科普培训
分享到

北方中心核心区无覆膜玉米密植高产示范区产量超过覆膜对比

发布时间:2023-10-07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10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北方中心”)协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沙尔沁镇(北方中心核心区)玉米高产示范区举办玉米密植高产技术指导与产量测定现场观摩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副所长那日苏、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克如,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孙继颖,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冯勇,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建华等农业部门负责人、专家及种植大户6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呼和浩特市位于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上,2023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670.34万亩,玉米的播种面积375.02万亩,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5.9%。玉米作为呼和浩特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呼和浩特市玉米种植具有面积大、品质好、病虫害少,优势产区集中、耕地资源好、机械化水平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品种多、乱、杂,播种和管理粗放、种植密度偏低、单产水平不高、水肥效率有待提高以及农用地膜残留污染等制约因素。

针对存在的问题,北方中心引进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精准管理创新团队,发挥国家队强大科研优势,就锚定全面贯彻农业农村部“推技术,提单产”和自治区“农牧业要提高单产水平”的目标要求,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聚焦玉米单产提升总体目标,开展了以“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为核心的无覆膜玉米高产高效技术集成应用试验示范。通过选用高产耐密品种、增加密度与滴灌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相结合,配套抗倒伏、提高整齐度、防早衰等关键技术,实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高产高效协同提高和可持续增产的集成技术模式,以新技术带动提升耕地地力,实现无覆膜玉米生产提质增效。

测产专家组按照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关于玉米高产、超高产田间测产验收方法和标准》,在对测产田进行实地勘查基础上,按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66.7m2左右进行实地测产;每点准确数出实收株数,实收穗数,称取穗重;选取20个标准样品穗,使样品重=平均穗重×20穗;样品穗脱粒后测定籽粒重量和籽粒含水率(%);籽粒含水率用国家认定并经校正的种子水分测定仪测定,按标准含水量14.0%计算实际产量。实测结果为:集中连片30亩6500株密度无地膜迪卡159实测产量为1206.4kg/亩,品种筛选区6500株密度无覆膜龙星一号实测产量为1342.1kg/亩,密度筛选区7000株密度无覆膜迪卡159实测产量为1389.8kg/亩,周边农户4000株密度覆膜(传统种植模式)晋单72实测产量为876.7kg/亩。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较传统种植平均增产329.7kg/亩。

本次现场会由北方中心《玉米密植滴灌高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支持实施,明确了自治区不同区域玉米的增产潜力和水肥效率提升的空间与技术途径、具体技术措施,对于摸清目前自治区粮食产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无地膜玉米高产的突破,响应了2023年9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农用薄膜污染防治条例》,实现无农用地膜污染,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次观摩会展现的“节水、节肥、节地的绿色高效增粮”技术,为解决自治区粮仓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矛盾以及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与自治区农业发展趋势高度契合,为提升优质高效增粮和绿色高产高效提供科技支撑。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 上一篇:

    赤峰市粮油作物生产技术现场观摩培训班在巴林左旗举行

  • 下一篇:

    玉米无膜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暨全株青贮机收现场观摩培训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版权所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牧业技术创新中心 地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沙尔沁镇公布板村北 邮箱:bfzx@caas.cn

京ICP备10039560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