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北方中心”)联合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呼和浩特市植物园,在呼和浩特市共同组织召开“新优耐寒抗旱花卉植物引种筛选与繁育示范”项目现场观摩交流暨培训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杨洋处长、蔬菜花卉研究所纪委王芳书记,草原研究所副所长萨茹拉、副所长马晓昀,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萨如拉书记,北方中心徐林波主任,以及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观摩会。

与会代表先后赴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桃花育苗繁育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农牧交错区综合试验基地(北方中心核心区)开展实地观摩,通过“现场观摩+交流汇报+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新优耐寒抗旱花卉植物在引种筛选与繁育技术方面的示范应用成效。






为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引进耐寒抗旱新优花卉品种140个,研发新优耐寒抗旱花卉植物引种筛选与繁育技术,累计扩繁优质种苗10万株,在呼和浩特市植物园、站前广场、机场辅路等场景大量应用,助力首府“园林城市”“花园城市”建设。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花卉生长季遭遇阶段性低温逆境,但示范区内引种筛选的多个花卉新品种仍表现出优异的适应能力,植株生长健壮、株型整齐、花期长,在抗逆性和观赏价值上均显著优于传统本地品种,实现了从“引得来”到“长得好、耐胁迫、能推广”的重要突破,为北方冷凉地区高标准园林绿化与困难立地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范例。

本次会议邀请内蒙古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相关部门领导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蔬菜花卉研究所、北方中心等单位负责人、项目专家和技术人员,以及花卉企业、农户代表等共同参与,围绕项目实施中的经验与问题开展深入交流,共谋未来发展路径,构建起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化院地合作,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扎实推进新优耐寒抗旱花卉品种的示范推广与应用,加快前沿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一线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助力内蒙古地区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我国北方地区园林绿化、生态修复和特色花卉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