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邮箱
  • 中心概况
    管理班子
    组织架构
    建设背景
    理事会
  • 综合新闻
    中心要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工作动态
    科研进展
    通知公告
    人才招聘
  • 人才队伍
    科研团队
  • 科技创新
    科研概况
    科技奖励
    技术专利
    新技术/品种
    论文
    著作
  • 成果转化
    推广成果
    乡村振兴
    科普培训
  •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 党建文化
    党务工作
    党建活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邮箱
  • 首页
  • 中心概况
    管理班子
    组织架构
    建设背景
    理事会
  • 综合新闻
    中心要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工作动态
    科研进展
    通知公告
    人才招聘
  • 人才队伍
    科研团队
  • 科技创新
    科研概况
    科技奖励
    技术专利
    新技术/品种
    论文
    著作
  • 成果转化
    推广成果
    乡村振兴
    科普培训
  •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 党建文化
    党务工作
    党建活动
首页 成果转化 科普培训
分享到

“寒地水稻秸秆全量原位还田缓释多效综合技术”现场观摩与研讨会在内蒙古扎赉特旗举行

发布时间:2025-07-24
字体 小 中 大

7月24日,“寒地水稻秸秆全量原位还田缓释多效综合技术”现场观摩与研讨会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举行。会议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兴安盟农牧科学院联合主办,旨在探索解决北方寒地水稻秸秆处理与地力提升难题。

图片

来自盟旗两级农牧部门、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站专家以及项目组的20余人及兴安盟当地26个种植主体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扎赉特旗核心示范区的技术应用现场。据现场观察,采用该技术的稻田,秸秆深埋还田后土壤结构更为疏松,水稻根系生长较为健壮。该技术针对北方寒区气候特点,应用了在0-10℃低温条件下仍具活性的复合微生物菌肥,目标是在90至120天内使秸秆腐解率达到70%以上。初步应用数据显示,该技术可能有助于减少水稻氮肥施用量约15%至30%,并对促进植株均衡生长、增强抗病抗倒伏能力、减少农药使用产生积极作用。

图片

与会专家认为,该技术在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结构(生态效益)以及实现节肥、潜在增产提质(经济效益)方面展现出应用前景,可为农业绿色发展、黑土地保护及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会议期间,专家与种植户代表围绕技术的科学性、适应性、经济性和推广路径进行了交流研讨。下一步,研发推广单位将重点推进技术标准化、配套农机具完善及区域适应性模式细化工作,以加快该技术在兴安盟及相似生态区域的示范推广进程。

来源 | 农民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 上一篇:

    马铃薯品种示范及技术提升项目现场观摩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版权所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牧业技术创新中心 地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沙尔沁镇公布板村北 邮箱:bfzx@caas.cn

京ICP备10039560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