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北方中心”)第一届理事会工作会议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冯家举,农牧厅二级巡视员包洁,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齐璞,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副院长孙海洲,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刘洁、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李俊雅、草原研究所所长林克剑、党委书记张应禄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选举孙坦为北方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选举产生8个理事成员单位和9位理事,并为聘任的中心主任和管理班子成员颁发聘书。审议通过了中心章程、学术委员会推荐名单、拟入驻团队名单、年度经费预算以及相关管理制度。
会议指出,北方中心是院区双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深入推进“科技兴蒙”行动的重要成果,是院区深化科技合作的重要枢纽,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构筑“科学中心、产业技术中心和区域中心”新型创新体系的区域战略布局,对助力内蒙古夯实“粮仓”“肉库”“奶罐”战略地位,筑牢中国农科院农牧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供给国家队、领头羊和主力军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孙坦在讲话中对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长期以来给予中国农科院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北方中心的发展一要聚焦粮食、肉牛羊、牧草等内蒙古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重大需求,围绕自治区创新体制优化,依托“4+6”技术平台,强化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二要持续强化平台型、服务型的功能定位和孵化器作用,集聚优势科技资源、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做好成果集成熟化和落地转化,强有力支撑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三要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联合自治区科技厅、农牧厅、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强化产业技术供给,加快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和推广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可持续发展和自我造血模式,以高质量的创新能力,服务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冯家举指出,北方中心的建设发展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五大任务”“三北工程攻坚战”和“科技‘突围’工程”等国家和自治区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大胆探索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切实推动中国农科院各院属研究机构的优质创新资源向内蒙古集聚,同内蒙古的重大科技需求与丰富应用场景深度融合。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科技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与中国农科院携手将北方中心打造成我国北方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样板。
齐璞表示,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将全力支持北方中心开展协同创新的平台载体建设,在草产业、乳业、肉牛肉羊产业、动物生物医药产业、设施农业等科技创新领域,加大政策倾斜与支持保障力度,助力北方中心攻克适宜区域农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呼和浩特市打造“以乳业、草种业为龙头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纪委书记彭卓、副所长王川、那日苏,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呼和浩特市科技局、草原所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