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实施内蒙华西牛选育提高与扩繁示范项目,在呼和浩特市及内蒙古各盟市开展内蒙古华西牛扩群、数据库建立,形成“育繁推一体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现代华西牛种业体系,为内蒙古乃至全国高端肉牛产业提供持续、稳定、自主可控的种源支撑。
华西牛品种历经43年(1978-2021)艰辛选育,是国家审定通过的自主知识产权肉牛新品种,它的出现打破了肉牛品种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是中国肉牛种业的脊梁。2025年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引进华西牛品种,采用“科研院所+推广部门+企业+农户”的一体化推广模式,实现从传统交配到冻精冷配、胚胎移植等现代繁育技术的应用。近日,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畜牧业技术人员深入肉牛养殖基地开展华西牛人工冷配技术指导工作,切实为加强建设肉牛繁育体系,提升肉牛良种化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推广良种冻精冷配、胚胎移植等现代繁育新技术,可提高良种覆盖率和养殖效益,增强肉牛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首府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冻精冷配牛只357头,移交肉牛养殖基地优质胚胎100枚。下一步将推行冻精冷配、胚胎移植社会化服务,逐步扩大冷配、胚胎移植服务区域,为我市肉牛产业实现高效、优质、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技术手段。